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,是我國獨(dú)有的“三伏”節(jié)氣。中國從公元前776年至今,流行“干支紀(jì)日法”,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;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(jié)合而得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等六十組的不同名稱來記日子,每逢有“庚”字的日子叫“庚日”。秦漢時盛行“五行生克”的唯心說法,認(rèn)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,而庚屬金,火克金(金怕火燒融),所以到庚日,金必伏藏。于是就規(guī)定從夏至日(陽歷6月21日或22日)后第三庚日為初伏(有十天),第四庚日為中伏(有的年是十天,有的年是二十天),立秋(陽歷8月7日或8日)后第一庚日為三伏,有十天。這樣,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。按照這種規(guī)定,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歷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。
伏天之所以酷熱,從日地關(guān)系上看,自春分日開始到夏天,太陽從直射赤道逐漸變?yōu)橹鄙浔被貧w線。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,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陽熱量最多而散熱最少。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并不是夏至,而是夏至后的伏天,特別是中伏和三伏天。